乌色鎏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限小说网lime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对于读书人而言,金榜题名不过是他们宦海沉浮的第一步,此时未来种种的朝堂风雨此时才刚刚拉开了序幕。
此批及第的进士们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,要现在翰林院中进行学习,后再经过考核,方能被授予官职。而摘得状元的沈梒则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,榜眼谢琻为翰林院编修。
他们与众同科进士们一起进入翰林院。一转眼三个月过去,待彼此熟悉、事务也皆上手之时,已经绿荫渐浓,蛙蝉声渐起,天气也慢慢转热了。
——
洪武二十三年。七月末。
谢琻持小毫写完最后一个字,仰头长出了口气,捏了捏酸胀的眼睛。他聚精会神了太久,不知何时已出了一身燥汗,捂在不透风的朝服里面更是格外难受。
翰林院虽说是培养国之重器的地方,说到底也不过是几间夏热冬凉的平房。房子的朝向不好,这个季节太阳一照便格外聚热,屋里又堆满了陈年的竹简史料,还坐了六七个庶吉士和修撰,空气里全都是纸张的霉味和人臭味。
京城内似谢府一般的富贵人家,到了这个季节都会开始用冰,将整个屋子镇得沁凉。然而这里是翰林院,无论谢琻如何娇生惯养,也得受着这份罪。
他在金榜之前调笑沈梒的事在京城不胫而走,很快不仅谢琻的父兄知道了,连洪武帝都听说了。一日洪武帝在端嫔处歇时,装似不经意地笑道:“让之少年气盛,这次却也让人制住了。”
端嫔乃是谢琻的姑母。受了洪武帝这句话的敲打,转头就给谢父递了话,让他管教谢琻。
“你以为你是谁!天王老子吗?!”谢父教训儿子从不手软,一台铁砚一扬手就砸在了跪着的谢琻的额角上,一行鲜血顿时涓涓而下,“考了个榜眼就鼻孔朝天,敢去调戏状元了?!我看这仕途你是不想走了!”
出师不利,谢父严厉叮嘱谢琻让他在翰林院内小心谨慎,莫要再胡乱说话,为人更要谦逊低调,不许再摆世家子的威风。
但这天……也着实是太热了。
再加上手头修史的工作极为繁复,细节需反复核对,半点差错也出不得。谢琻又不是耐得下心的人,一想到后面还有八月份的酷暑,心头更是燥起,当即扔了笔起身。
出了门,那股子发酵了似得臭味终于消散了些。谢琻站在门前百年老槐的树荫下,闭起了眼睛,然而偏偏今日无风,并不能让他贪得一丝凉爽。
此时身后有人叫他:“让之?”
谢琻回头一看,见是吏部侍郎刘凌,当即回身行礼:“大人。”
同为京城五大家,谢家与刘家有过姻亲关系,只是谢琻之前还未见过刘凌。此次他进入翰林院,恰好碰上了吏部侍郎刘凌来做翰林院教习,故而刘凌对于他还算照顾。
“怎么?屋里太热了?”刘凌一看他就明白了了怎么回事儿,笑着道,“去擦个脸醒醒神。篆史的事可容不得心烦气躁。”
谢琻躬身答是。
刘凌又看了他两眼,有心提点。他们二人有远亲关系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他也颇为欣赏这个桀骜不驯的京城才子。虽然棱角太过了些,但只要打磨一二,定是美玉。
“莫要觉得修史的事情繁琐,做好了一样能得到赏识。”刘凌颇有深意道,“与你同科的沈梒撰修的册宝文,不就被次辅夸了一句么?他那一手字写得的确是灵动瑰丽。”
谢琻又面无表情地应了声是。
刘凌自然知道这二人的咀晤,此时是故意用沈梒来打磨他。一山不容二虎,一个朝堂上容不下两名奇才,这场较量迟早要有个胜负。
又说了两句,刘凌便离开了。谢琻站在树荫下活动了下僵硬地脖子,正想转身再度进屋,忽从眼角扫到了个人影。
浓荫似绿波,那人影此时正施施然走向青光浮影的深处,最后站在了墙角的一口井前,弯腰似在打捞什么东西。初夏的日光正照在他六品修撰的青服上,灿阳流转间,给纻丝质地的袍袖镀上了层丝绸才有的华光。
那人腰肢细瘦,双腿修长,这弯腰的姿势将这具身形绷得如临风新竹一般,好看得不行。
——
沈梒正用力拉着井中的篮子。竹篮受了水,很沉,他拽得有些吃力。正出汗间,忽从后面伸过来一只手,帮着他一用劲儿将东西从井里提了上来。沈梒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,笑着回头想道谢,便看到了谢琻。
“谢编修?”沈梒一讶,笑道,“多谢了。你怎在这里?”
几个月前在金榜前闹过一番后,二人在翰林院中只是偶尔碰面,还未说过话。
此时谢琻没正面答他,目光一扫却见方才沈梒从井里费劲拉上来的竟是一个竹筐,便抬起下巴点了点:“这是什么?”
他的态度依旧算的上时无礼。但沈梒一笑也没同他计较,俯身揭开了竹筐盖子,露出了里面满满的果实。粉莹莹鲜桃和红登登的李子娇艳欲滴,表面还挂着涔凉的水珠,扑面而来便是一股沁人心脾的舒甜盈透之香。
沈梒伸手拿起一个李子递给了谢琻。那井水的凉意和鲜果的清甜在这酷暑中简直让人无法拒绝,谢琻下意识地接过来咬了一口,顿时一股甘甜的汁水爆开在口腔里,他本来燥热的心境几乎瞬间就被抚慰了。
沈梒笑着,也捡了个桃子来吃。他的额头也有层细密的汗珠,此时随意地抬手,用官服的袍袖拭了拭。
谢琻看着他,缓缓地笑道:“沉李浮瓜冰雪凉(《忆王孙夏词》李重元),编修好闲情呐。”
沈梒“噗嗤”一笑:“谅非姑射子,静胜安能希?(《夏夜酷热登西楼》柳宗元》)哪是什么闲情逸致,不过都是酷暑难耐罢了。”
说着,他抬手咬了口桃子。
谢琻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他——晶莹的水珠正滚下他的手背,不知是井水还是桃子的甜浆。他的唇是难得的杏粉色,那色泽竟比鲜桃还要盈透几分,张口咬果子时,隐约能看到白若编贝的细齿和浅红的舌尖……
谢琻猛地收回了目光,看向远处的浓荫,几不可闻地吸了口气。
沈梒一抬头,便见谢琻的侧脸又布满了一层细汗,不禁奇道:“这果子不解暑么?”
谢琻沉默半晌,低笑了两声:“我一向体热,无妨……陈辅大人知道你在这偷藏了果子吗?”
陈辅大人,说得便是如今的礼部尚书李陈辅。
沈梒尚在江南荆州的时候,曾拜荆州学派的大儒秦阆为师,而秦阆又恰好与李陈辅有同乡之谊。此次春闱,主考官又正是李陈辅,可以说沈梒是他亲选的状元。有了这几层关系,沈梒一进翰林院便常受李陈辅亲自训导,俨然是将他当做了学生,这可是其他翰林院学子们求都求不来的事情。
只是李陈辅为人刻板庄正,偶见学生衣角凌乱都要训斥一番,想必更忍不了在井水里藏果子的行径。
听他这么问,沈梒却只是不以为意地一笑,随意道:“人总要吃喝嘛。”
谢琻有些出乎意料,看了他一眼,没说什么。
二人并肩而立,缓缓吃着手中的果子,一时间都没说话。此时院内依旧无风,但谢琻站在沈梒的身边,片刻竟觉得身上的热汗散下去了不少。
沈梒很快吃完了手中的桃子,拍了拍手对谢琻笑道:“还有事做,我便先回了。篮子里的瓜果尽管吃,但别忘了之后再放回井中。”
便是谢琻的亲爹亲娘,也从没交代过这位大少爷干过任何的体力活儿。然而沈梒混不自觉这话有设么不对,说完后径自便走了。
谢琻站在原地,看着沈梒那秀颀的背影越过了烈日灼灼的庭院,在廊下一转,不见了。
谢琻品着口中甘甜的李子,垂下目光又看了看脚边敞着的竹篮。半晌,笑了起来。